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力学实验(上海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实验(上海市精品课程)
管理登录
课程介绍

1.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坚持“重基础与技能,求综合与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办法,加强教材建设等改革措施,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经过多年能力,本课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 2006年,工程力学实验,获得学校一类课程称号;

(2) 2006年,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获得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3) 2008年,实验中心所在力学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4) 2009年,“加强理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全方位建设一流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新体系”,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工程力学实验》网上实验选课系统建设

为了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需要,2000年9月力学实验中心率先在全国建立网上实验选课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网上实验选课系统,它不仅满足了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所有学生的自主实验的机会,使得实验教学方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改革,实验教学实现了全面开放。

网上选课系统投入运行10年来,点击次数超过20万,访问者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得到兄弟高校的关注和好评。

3.《工程力学实验教程》教材建设

以建设高层次的实验教材为目标,以边建设边更新方式不断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2003年8月编著出版了《工程力学实验》实验教材。该教材已成为全校各类工科专业的工程力学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力学课程实验指导教材。

在此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试用和总结,对教材进行了增补和完善,并于2007年5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新教材吸收了全国各高等院校工程力学实验的经验,在教材的编排上也进行了精心调整。

与此同时,作为主编单位之一,实验中心骨干教师参与编写了“教育部十五重点教材”——《工程力学实验》,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正式出版。教材集中体现了全国各高校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最新的成果,全书总共收集了32个实验项目,本实验中心入选10个实验项目。

在满足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实验中心还编写了适合更高层次学生需要的教材和讲义,作为实验教学补充材料。出版的主要教材和讲义有:

(1)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方之楚、杨长俊、余征跃编著,上海交通大学讲义(2002年1月)。

(2) 现代测试技术,洪水棕、方之楚、单雪雄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本教材同时也是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用书,适用于理工科工科大学中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需要,改变了传统的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各自为政讲述测试技术的弊端,进行了有机交叉于分析组合,并紧密结合与开拓其在各个工程与学科领域中的测试技术。

(3) 作为虚拟仿真实验的配套软件,出版了理论力学求解器(电子出版物),洪嘉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该电子出版物是新体系理论力学中为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而开发的,它填补传统的理论力学教材在过程分析方面的空白。目前已被国内众多高校,如福州大学、东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所采用,受到极大的好评。

4.《工程力学实验》相关理论课程精品化建设

在与实验课程相关的基础力学理论课程的建设方面,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与本申报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有:

(1)《理论力学》,国家精品课程(2003年)、上海市精品课程(2003年);

(2)《流体力学》,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年);

(3)《材料力学》,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年);

(4)《振动力学》,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上海市精品课程(2006年)。

5、实验中心建设

作为本课程建设依托单位的工程力学实验中心,2007年荣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多年来在学校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都得到很大提高。无论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教学环境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逐步形成,满足了不同层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实验中心主要的建设和改革项目有:

(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力学”和“实验力学”项目,国家211工程项目(1期),1998-2000(140万元);

(2)  基础力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2000-2005(30万美元);

(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础力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国家985工程项目(1期)1999-2005(220万元);

(4)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国家211工程项目(2期)2005-2006(100万元);

(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育部,2008-2010(50万元);

(6)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上海市教委,2008-2010(15万元)。